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正文
关于器官遗体捐献,你了解多少?|(二)捐献流程篇
2024-03-04
图片

organ donation

关于器官遗体捐献,你了解多少?

(二)捐献流程篇

图片


器官遗体捐献是一种高尚行为,对于捐献者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生命延续下去,但捐献过程需要符合法律和伦理标准,并且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



图片

Questions And Answers

图片

Q & A

Q: 器官捐献有年龄要求吗?

A: 年龄不是器官捐献的绝对条件(3-75岁)。


Q: 病人死亡后多久可以进行器官捐献?

A: 病人家属放弃治疗后,医生要第一时间联系器官捐献协调员,维护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达到四个“100”。器官捐献需要提前评估器官的功能与辅助治疗,心跳停止后再考虑器官捐献的可能性为“0”。


Q: 脑死亡器官捐献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A: 脑死亡案例,经过严格医学检查后,各项指标符合脑死亡国际现行标准和国内最新脑死亡标准。主要包括在原因明确的深昏迷、无自主呼吸、无神经反射的前提下,通过对脑电图、脑血流、诱发电位的确认实验,并对DCD风险进行科学客观评估。

    由通过卫生部委托机构培训认证的脑死亡专家明确判定为脑死亡;家属完全理解并选择按脑死亡标准停止治疗、捐献器官;同时获得案例所在医院和相关领导部门的同意和支持。


图片

Q: 到达捐献状态后,需要做哪些工作?

A: 到达捐献状态,要经过死亡判定专家按照严格的死亡判定标准及程序做出死亡判定。器官获取医生根据捐献意愿实施器官获取。获取的器官,由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依据科学公平的分配原则,分配给器官衰竭患者。医生会仔细恢复捐献者遗体原貌,在场全体人员默哀缅怀捐献者。

捐献的器官会以最快的速度转运到等待移植的患者所在的医院,进行移植手术,一个生命得以挽救。


Q:捐献的器官具体是怎样进行分配的?

A:获取的器官由COTRS系统进行自动分配。人体器官分配遵行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并且根据配型、年龄、地域和病情等情况,分配给最适合的器官衰竭患者。为鼓励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同一分配层级内符合以下条件的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移植等待者,在排序时将获得优先权:①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的直系亲属、配偶、三代以内旁系血亲;②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者志愿者3年以上。


Q: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等行为,应如何处理?

A: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中,第二百三十四条和第二百三十二条分别是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条款。


Q:非法买卖人体器官及遗体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 民法角度该买卖行为无效;刑法角度:以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论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条的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

违反前款规定的买卖行为无效。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Q:关于捐献器官、遗体行为,还有哪些法律法规及条例?

A:《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人体捐献;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关于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2009年颁布;

《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管理办法》(2021年1月7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Q:捐献者家属可以获得经济报酬吗?

A:我国人体器官捐献遵循“无偿原则”,反对任何以获得经济报酬为目的的器官捐献。鼓励社会对捐献者家属给与精神和生活上的关心。捐献者家属可以接受来自社会的人道慰问和困难救助。

捐献完成后,红十字会会向捐献者家属颁发荣誉证书,将捐献者姓名铭刻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纪念园,供捐献者家属和社会公众缅怀纪念。每年还会举办缅怀纪念活动,在全社会弘扬捐献者的大爱与奉献精神。


Q:捐献者家属因情感寄托或牵挂,可否与器官移植受者见面或建立联系?

A:根据国际惯例及我国现行政策,在捐献者家属和受者之间,采用双方互不知晓信息的双盲原则。如果捐献者家属或受者需要并经过双方同意,相关工作人员会告知捐献者家属,有关器官接收者移植手术后的进展情况,并可在“捐”与“受”之间传递关怀。因宣传工作需要,并经人体器官捐献管理机构征得捐受双方同意,可在特定的场合下互相见面,但不提倡捐受双方建立直接的联系。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红十字协会